上圖為珠三角某醫院患者過世後,醫護人員在其病床前默哀。但是ssd固態硬碟,有醫生和患者擔心,一旦實施以住院患者死亡率來作為綜合醫院服務能力標準後,醫院可能會拒收一些病情複雜的危重病人。(資料圖片)記者盧政攝
  衛計委為綜合mSATA醫院服務能力標準徵意見 設醫院住院患者死亡率下限引爭議
  日前,國家衛計委發佈兩份征求意見稿,對二級、三級綜合醫院服務能力提出明確標準,在這個周末引起醫學界內部的強烈反響。醫生們的“吐槽”集中在標準中對於住院患者死亡率的規定,認為這麼做可能會引致醫院不敢接收危重患者、收治無需入院的輕症患者等辦公室出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做法。有市民有同樣的擔心,也有市民認為,定下客觀標準或能使醫院、醫生更盡心儘力救治病人。
  文/本報記買屋者伍仞
  衛計委:賣房子用數據衡量醫院水平
  7月24日,國家衛計委發佈二級、三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標準(征求意見稿)。據悉,此次制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標準,旨在進一步明確二級、三級醫院的功能定位,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推進分級診療。
  兩份征求意見稿分別涵蓋了二級和三級綜合醫院基本設置、運行績效、疾病/手術覆蓋、臨床科室服務能力、醫技科室服務能力。指出二級綜合醫院主要承擔地區內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與治療,以及急危重症的救治任務;三級綜合醫院的主要功能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的臨床專科醫療服務,解決急危重症及疑難複雜疾病診療,接受二級醫院轉診等。
  標準規定,二級綜合醫院的平均住院日應不超過10天,床位使用率為85%~90%,住院患者死亡率不超過0.4%,住院手術死亡率不超過0.28%。三級綜合醫院的平均住院日應不超過9天,床位使用率為95%~100%,住院患者死亡率不超過0.8%,住院手術死亡率不超過1.4%。三級綜合醫院外科床位數占醫院實際開放床位數比例應超過30%,重症醫學科(含所有專業ICU)的床位數占醫院實際開放床位數比例為2%~8%。
  意見稿稱,該標準用客觀數據來衡量綜合醫院各方面的真實水平,並指出,客觀數據來源於《二、三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線調查》。
  醫生:以死亡率衡量醫院水平不科學
  對於兩份征求意見稿,業內人士反響最大的部分,是運行績效中關於住院患者死亡率的標準。微博實名認證為“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治醫師”的“燒傷超人阿寶”認為,以死亡率來衡量醫院和醫生的水平是“極其愚蠢的”:“事實是,越優秀的醫生救治死亡率可能越高,因為他做的是最複雜最困難的手術,治的是最危重死亡率最高的患者。挑戰醫學極限的是他們,為絕症患者帶來一線生機的是他們。以死亡率衡量醫院和醫生的水平,其實是將危重患者置於危險的境地。”
  “對醫院的服務質量從住院患者死亡率上進行規定,肯定不合適。比如前一陣子的公交車爆燃事件,最重的傷者肯定都往大醫院轉。即使是同為三級醫院,不同醫院之間也有水平差異,有的收的危重病人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患者的死亡率,誰能控制得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大內科副主任趙子文告訴記者,在以往的三級醫院評審中從沒有對住院患者死亡率下過明確標準,也沒聽說國外有此做法。
  還有醫生表示,衛計委為醫院服務能力定下客觀標準的出發點是好的,然而對住院患者死亡率定下標準的做法並不科學,擔心可能出現亂象,比如不敢收過多危重病人,或者把危重病人留在急診留觀室治療,或者收治本不需入院的常見病患者來“稀釋”死亡率,取代了基層醫療機構的作用,無法達到征求意見稿中“推進分級診療”的目的。
  爭議內容
  二級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死亡率不超過0.4%,住院手術死亡率不超過0.28%。
  三級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死亡率不超過0.8%,住院手術死亡率不超過1.4%。
  各方意見
  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治醫師:以死亡率衡量醫院和醫生的水平,其實是將危重患者置於危險的境地。
  白雲區居民劉女士:以後會不會重病人都被拒收了,或者在病人快不行的時候被勸出院?
  市民:擔憂加劇醫患矛盾
  有市民有同樣的擔心,“死亡不是自然的事嗎?死亡率也能規定的嗎?”白雲區居民劉女士聽說征求意見稿內容後表示不解:“以後會不會重病人都被拒收了,或者在病人快不行的時候被勸出院?這樣搞法,醫患關係矛盾豈不是更大?”
  也有市民認為,醫院服務質量有了客觀指標未嘗不是好事,“醫生見得多生老病死,會不會感到麻木了而沒那麼盡心去救?比如同是心外按壓,我在網上看過報道說幾個醫生輪流按了45分鐘把人救活的,但一般情況下未必會按這麼久吧。對醫生來說是個約束,讓他們更加盡心儘力盡責去救。我相信徵集意見稿出台前應該有做過調查,大多數醫院都能達到這個標準,才會定出這個數,不會定一個大家做不到的標準吧。”番禺區居民王女士說。  (原標題:危重患者擔心被拒住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z69qzbl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